原创 像一道光 像一道光 2023-11-08 16:42 发表于北京
收录于合集#多话集46个
https://mmbiz.qpic.cn/sz_mmbiz_jpg/uytu5vibdQX0fPIoFO6arVTCKzXOPLKsb2McrjR9FmXzCOQBicoS9AOibG1C29yRJuKDHwbRuQro5VKoPQTzefz9Q/640?wx_fmt=jpeg&from=appmsg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
一
做了7年记者,朋友圈最多的,就是记者。到了记者节的时候,他们一排排地刷屏,右手大拇指向下划拉都不到底。
有晒证的,有晒图片海报的,有晒采访现场的,有挖苦行业的,有自嘲解忧的。确实对于这个群体来说,这天是个在身份认同上特别重要的节日。
让人觉得这个节日特别有意思的一点,在于虽然是过职业大节,却看不到福利。
相信绝大多数的记者,除了晒晒海报,在这天没奖金、没加餐、没米面粮油,甚至连一句安抚式的问候都没有——海报是给外人看的,不是给员工看的。
在许多年前,他们会用理想主义勾勒出一个特别大的饼,句式大抵是:有了你们的xx,才会有xxxx。在理想主义大纛下面,一切的低薪、阻扰、交困都是可以被理解和忍受的,悲情像老酒,在冬日里面犹可御寒。
理想主义这词本身就形而上,虚缈得经不起推敲:到底是什么理想?是谁的理想?站在哪个立场上的理想?打算用什么手段实践理想?
拆解开来,想想就挺危险的行径。于是这几年,连理想主义、新闻专业主义这几个词都不让提了。
于是,我们见证了一个行业的理想主义消亡史。
二
现在上班地点在国贸,大裤衩旁边。我每天都要骑车,从它巨大的胯下钻过。
东三环可能是整个北京最繁华的地段,到了该堵车的时候,两公里路可以堵上两小时。
做记者的时候还很穷,工作了好长一阵,第一次来到国贸,站在马路牙子上,抬头看着这些摩天大楼,心想:原来北京不止是群租隔断房和胡同,也是有高楼和白领的。
再往东数十公里,可以走到北京的五环边界,还属于朝阳区的地带。在那里有一个村子,就是那种住着很多民工,有很多平房,有的路面都没有硬化过的村子。
有一次,村子里一个仓库起了火,灭火以后,我在现场警戒线外探头探脑。很快,就有一个穿着中山装模样,手背在身后的中年男子发现了我。